Mr.Bank

银行职业经理人资格考试题库

银行职业经理人资格考试题库.doc

二、理论说明和分析题
1.试分析技术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
答:他们成正相比关系,即技术的生命周期长,则产品的生命周期就长,技术生命周期短,则产品的生命周期就短。
左右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是生产该产品所使用的技术的生命周期。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效应”,从总体看来,企业的产品周期仍受制于技术的生命周期,企业要想积极寻求市场机遇,就必须注意把握“技术机会”。这里我们先从技术的生命周期谈起。
技术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导入期(2)生长期(3)成熟期(4)停滞期
产品的生命周期
产品从开发试制成功投人市场开始,到被淘汰,停止生产为止的全过程称为产品生命周期。这个周期包括产品开发期、市场引人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五个阶段。
两者内在的具体的本质联系如下:技术创新的核心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产品创新活动。这种创新通常是一种突破性的重大的产品创新,在新产品出现并进人市场后,创新活动的重点就会转移到工艺的创新上,因为企业需要通过工艺创新满足新产品的新工艺需要,同时扩大市场能力,以尽快地为新产品赢得成本、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在这一阶段,技术创新活动是以工艺创新为主,产品创新为辅。从技术变化量角度看,是以重大工艺创新为主,产品创新活动则主要是渐进性的,主要是针对产品的早期消费者和用户的反馈而对产品进行不断的改进,使其逐步成型,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和用户的需要。在进入成熟期后,由于生产和成本越来越重要,工艺创新就成为竞争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由于产品生产工艺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重大的工艺创新将逐渐渐进性的工艺创新所取代,而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持续性渐进创新,会使产品的生产成本明显下降,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因此企业会尽量保持这种渐进的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来尽可能延续产品的成熟期,以获得更多的收益,直到因为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等外界因素变化而进行新一轮的技术创新。

2.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坦南鲍姆和施米特在1958年即提出了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他们的中心思想认为专制的领导方式(即以上级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和民主领导方式(即以下级为中心的领导方式)是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的两个极端点,在这两点之间还存在着许多种不同程度的专制方式和民主方式的混合形式。领导者总是选择其中最合适的领导方式以求得有效的领导。在不同的情况下,领导者为了取得有效的领导可能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换言之,一位领导者并不一定有一种固定的领导方式,而是可能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
(原题可参考)勒温的早期研究说明,领导要么是专制的,要么是民主的。但美国管理学者坦南鲍姆和施米特共同提出的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的研究成果显示:领导可以是一个连续统一体,该统一体反映了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因而领导也可以是专制与民主混合型。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的最左端是以上级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上级领导作决策,下属执行,随着连续统一体向右移动,授予下属的权力越大,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越高。
第一种,经理作出决策后向下属宣布。
第六种,经理确定界线和要求,由下属群体作出决策。
第七种,经理授权下属在一定范围内自己识别问题和进行决策。
坦南鲍姆认为,不能轻率的认为哪一种模式一定是好的,哪一种模式一定是差的,应该在具体条件下善于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运用最恰当的人,来达到领导行为的有效性。)

3.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分析说明影响企业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
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
(1)专断地作出决策,并宣布执行就可
(2)领导者作出决策,但要说服部属予以执行
(3)领导者作出决策,并根据下属的问题进行解决
(4)领导者提出试验性的决策,可根据下属的意见进行修改
(5)领导者提出问题,征求意见,最后再作出决策
(6)领导者规定问题的范围,在范围之内,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
(7)领导者允许下属在职权范围内自由行动

6.霍桑实验在管理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请简述霍桑实验的过程,总结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并评价其对管理实践的影响。

著名心理与管理学家梅奥在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实验,即霍桑试验。该试验分为四个过程:
1)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研究人员选择一批工人,并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是试验组,变换工作场所的照明强度,从而使工人在不同的照明强度下工作;另一组是控制组,工人在照明强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工作。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试验得出照明强度对生产率的影响。
最后试验的结论是:①工作场所的照明只是影响工人生产率的微不足道的因素;②由于牵扯的因素较多,难以控制,且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足以影响试验的结果,所以照明对产量的影响将无法准确衡量。
4)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该试验对其工作室的9名接线工、3名焊接工和两名检察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最后的研究结果是:工人对不同级别的上级持不同的态度。组织成员中存在小的派系。
综上,其试验的结论在管理实践的影响是:
①工人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金钱不是刺激工人工作的唯一动力。工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方面的条件以外,他们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对其积极性的影响。
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的组织。在非正式组织中的人们有着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的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的影响很大。
③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通过霍桑试验我们知道,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既提高工人对社会因素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满足度,这样工人的积极性就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五)
以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左大培的一篇文章,请认真阅读后回答问题。
要使世界经济的发展真正增进全人类的福利,就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全世界的传播,并切实保证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于全人类。为了达到这个日的,应当采取切实可行而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防l上科学技术变成单纯为少数垄断者牟利的工具。
产业革命以来200多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生动地说明了,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现代经济发展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其首要原因是它大大提高了人均产出水平,而人均产出的提高土要来源于人均资本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当代的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增长核算都从数量上指明,人均产出增加的绝人部分应当归功于技术进步,就是人均资本的增长也只有靠技术进步才能长期维持。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均产出水平上的巨大差距,土要来源于能够掌握和利用的现代科学技术上的差距。能够掌握和利用的技术水平低,妨碍了发展中国家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极大地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运营效率,使发展中国家无法快速地积累资本和大量吸收外国资本。最近儿十年发展中国家不断爆发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吸引国外资金的努力一再受挫,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技术进步的速度落后于实物资本的积累速度.不大大提高发展中国家掌握现代技术的速度,任何单纯的资金援助措施、任何鼓励资金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政策,都不会长期提高发展中国家人均产出增长的速度。
科学技术是经济学所说的“公共物品”的典型.就其物质本性说,任何人使用某一技术在物理上都不妨碍其他人同时使用该技术。人类社会所拥有的科学技术是人类创造发明活动的产物,人们往往要为某一技术的发明付出极高的代价。而某项技术一旦被发明出来,学习和掌握该技术在物质技术层次上就相对容易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为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技术的优势却变成了压倒竞争对手、获取超额利润的有力武器.由技术垄断牟取个人利益的动力;趋使人们发明了许许多多妨碍技术传播的人为方法,从形形色色的保密行为到现代企业的许多制度规定,不一而足。
在当今的世界上,妨碍发展中国家学习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不仅有国民教育水平的低下和科学知识的缺乏,也不仅有缺少培训和实际学习的积累,而且有许多社会经济的因素:发达国家的企业甚至政府以种种制度化的手段封锁其掌握的先进技术,不仅减少了发展中国家学到先进技术的机会,甚至当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已经学到某些技术后也不准他们使用这些技术:发达国家的垄断企业以一切可能的方式垄断其产品市场,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无法与其竞争,从而不能生产这些产品,也就无法通过生产实践来掌握生产这些产品的先进技术。凡此种种,都妨碍了先进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传播,阻碍了科学技术为全人类造福,延缓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
当前的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实行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其精神集中表现在有关专利保护的各种法律制度上。技术本来是在物质技术上不可排他消费的公共物品,而现代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通过政府的强制性干预,将许多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可以排他使用的物品。例如,许多产品的化学结构是专利保护的对象,这意味着一旦某种物质的化学结构成了某人的专利,其它人即使独立发现了具有该化学结构的物质.或者独立发明了合成该物质的方法,未得该专利所有人允许也不能在市场上销售该种物质产品。这样一种专利制度必定使专利所有者拥有了排他地生产某种产品、排他地使用某种技术的垄断权,从而使专利所有者拥有了排他地从使用某项技术中获利的特权。
目前的这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确实从某些方面大大鼓励了技术上的创造发明。由于申请专利者必须在中报时说明其技术的特点,它也有利于技术知识的保存和传播。但是,以保证科学技术造福于全人类这一标准衡举,当前在国际上占统治地位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存在着重大的缺陷。这是因为目前的专利保护制度本来就不是为增进全人类的福利而设计的。对发明授予专利的作法最初起源于15世纪意大利的几个城市共和国,而在18世纪末首先制定了正式的专利法规的则是美国和法国。这些国家在设计专利保护制度时,都面临着国家间在国际市场上的激烈商业斗争,在国际商战中取胜成为夺取世界霸权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它们实行现代的专利保护制度首先都是为了使本国获得技术上的优势,以便以此夺取国际商战的胜利。现代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是拥有技术和经济优势的国家在国际商业斗争中保护本国利益的工具,它也是由这些国家强制推广的。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专利保护制度的最大缺陷之一,就是它大大促进了垄断的形成。由于专利所有者享有生产某种产品的垄断特权,并且以国家法律来保证在一定时期内排除对他的竞争,这就从法律上确保了专利所有者在受专利保护的产品生产上的垄断地位。正因为如此,最早制定正式的专利保护法规的国家一一美国,成了垄断企业势力最大、具有最多的垄断大企业的国家。现代专利保护制度的这一作用.连某些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都看出来了,而经济自由主义却历来最强调白由的市场经济和保护财产私有权。早在50多年前,当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德国的重要分支一一德国弗赖堡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就指责现代的专利制度在许多领域中制造了垄断,要求缩短专利权的保护时间以促进整个经济中的竞争。
由于现代专利制度给专利所有者以过大的垄断地位,少数国际性的垄断大公司就可以长期垄断某些产品的生产,以过小的产量来保证过高的产品价格,由此而获取垄断性的超额利润。近年巴西等第三世界国家与少数几个跨国制药公司在生产治疗艾滋病药物上发生冲突,就是由于这些发达国家的大公司依仗其药品专利的保护,力图禁止发展中国家廉价生产这些对拯救人的生命极其重要的药物。
人们通常都认为,现行的专利保护制度促进了发明和技术进步。而在实际上,现行专利保护制度并不是在任何方面都有利于技术进步。专利所有者的排他权力可能妨碍他人在其拥有专利的技术上进一步加以改进.现代的专利制度并没有妨碍美国的微软公司对其软件的源代码实行严格的保密,从而妨碍了他人在其软件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导致微软的软件出现越来越多的技术漏洞。将专利授予产品的保护制度使人们在可获得专利的技术上投入过多,却对这些技术的应用投入过少,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开发并申请专利的技术过多而多数技术被搁置不用,以致出现日光灯发明多年却长期没得到采用的现象。特定技术专利的排他使用还往往造成一个垄断者迅速占据了某种产品的市场,它的这种垄断地位使与其不同的生产技术的使用者不敢进入该产品的生产,从而失去了开发竞争性新技术的动力。
凡此种种都说明,我们仍然需要研究并设计更加合理的制度与政策,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消除利用专利制造垄断的现象,让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于全人类。在这方面,亚洲人民有特殊的权利要求发达国家放松其技术上的封锁.在18-19世纪的英国产业革命开始之前.人类的大部分重大技术如制陶、冶炼、用纸书写等等都开始于亚洲。没有亚洲人开发的这些技术,就不可能有产业革命,也不会有今天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而亚洲人民从来就没有使用过专利制度来阻止欧美国家学习和使用来源于亚洲的技术.欧美国家有道德上的责任来加速其先进技术向亚洲国家的转移.以同报亚洲对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贡献。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总结归纳左大培的论述,说明他对专利制度和市场竞争是怎样理解的。
2.左大培认为.科学技术是经济学所说的“公共物品”的典型。说明新占典经济学理论提出“公共物品”概念的理论前提,试从这一角度来辨析科学技术与所指“公共物品”的关系。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指:对于任何给定的公共物品产出的水平,增加额外的一个人消费该物品不会影响该物品成本的任何增加。非排他性指:只要某社会存在公共物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上任何未为此付费的人对该种物品的消费,即无法排除“免费搭便车”。
因此,科学技术是典型的“公共物品”,那么他也就具有公共物品的基本性质。也就是,某人使用该技术就不因该妨碍他人也使用该技术,某人使用该技术不会增加该技术的成本。然而现实中的科学技术却成了“不是公共物品的公共物品”。由于现存的经济秩序严重扭曲的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也就出现了案例中所说的技术成了压倒竞争对手、获取超额利润的有力的武器。
3.“人类的人部分重人技术如制陶、冶炼、用纸书写等等都开始于亚洲。没有亚洲人开发的这些技术,就不可能有产业革命,也不会有今天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而亚洲人民从来就没有使用过专利制度来阻止欧美国家学习和使用来源于亚洲的技术。”这句话当中前后两次使用了“欧美国家”,两处指称的“欧美国家”在事实上是否是同一所指?试从历史角度分析左大培看法的逻辑错误。
首先,亚洲国家没有阻碍“欧美国家”学习亚洲的先进技术,这里的“欧美国家”是指历史上的欧美国家,即当时在各种技术不如亚洲的时代的欧美国家,而“也不会有今天的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一句中的欧美国家是指当今的欧美国家,目前在先进技术方面许多方面领先于亚洲。因此,两个欧美国家虽然在地理位置上是同一所指,但指的是不同历史时间的国家。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专利并没有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历史上的欧美国家从亚洲学习一些先进技术并没有法律方面的障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技术的看法发生了变化,目前世界各国普遍认为技术是劳动者智慧的成果,一些技术以专利的形式受到各国法律的保护,技术的学习与转让不再是简单的事情,涉及到经济及法律问题。所以,左大培的看法产生了历史与现实混为一谈的逻辑错误。
其次,两个“欧美国家”并非有单一所指,“欧美国家”包括许多国家,有些国家在历史上从亚洲学习了技术,而有些国家在当今也向亚洲转让过技术,这就产生了历史与现实的混淆,这些国家在道德上的缺失与有些国家相比还是很小的。因此,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把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弄混淆。

1、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做一个合格的银行职业经理人?
首先就要实现角色的转变: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是一种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即就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之间,互相独立和相互制衡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公司制度中,银行行长就成为专门从事经营管理的职业经理人,由所有者变成了经营者。股东利益高于一切,这是股份经济的铁律,职业经理人必须摆正自己的位子,牢牢地树立股东至上的观念,牢牢地树立为股东打工的意识。银行行长要忠诚股东、服务股东、回报股东,尽心、尽力、尽责做一个股东的好管家。
综上,一个合格的银行职业经理人应是:一个合格的经理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一个合格的角色人

2、你认为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应具有什么特征?
(一)资产的质量特征
质量较高的企业资产,应该能够满足企业长、短期发展以及偿还债务的需要。
第一,企业的经营性流动资产要具有:
1.高质量的经营性流动资产应该具有适当的流动资产周转率;
2.高质量的经营性流动资产应具有较强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3.其他应收款与待摊费用不应该存在金额过大或波动过于剧烈等异常现象。
第三,企业高质量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应当表现为
1.其生产能力与存货的市场份额所需要的生产能力相匹配,并能够将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利润;
2.周转速度适当,资产的闲置率不高。
(二)资本结构的质量特征
(四)现金流量的质量特征
现金流量的质量特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稳定发展阶段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应该对企业的利润有足够的支付能力。
2.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能够体现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要求,投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入具有盈利性。
3.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该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周转的状况,并为其服务。

3、如何不断地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来满足中间业务的发展需求。
一、转变经营观念,注重产品开发
商业银行在拓展中间业务时,应主动转变经营理念,树立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适合市场和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中介商品,并且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金融中介商品才富有生命力。使商业银行在竞争中能迅速占有市场份额。
三、大力引进培养专门人才
聘用高素质的职员,面向社会甚至国外,引进一些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中高金融人才从事中间业务。加强银行现有员工的业务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构建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中间业务的发展夯实基础。

5、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银行资本的特殊含义?
一、从结构来看,银行资本由两部分组成:1.现金(金或银行券);2.有价证券。而有价证券分成两部分:一是商业证券即汇票,它们是流动的,按时到期的,它们的贴现已经成为银行家的基本业务;二是公共有价证券,如国债券,国库券,各种股票,总之,各种有息的而和汇票有本质差别的证券。
二、从与宏观经济关系看,银行资本监管通常是有经济周期的。在经济高涨时期,银行经营效益好,风险低,资本监管对银行经营的风险约束相对来说较松,银行本身经营的难度也较小;在经济衰退时期,银行业务拓展困难,银行监管对银行经营的风险约束较紧,对于银行新增的不良贷款也更为关注,银行的贷款投放当然也就更为谨慎。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过度银行化的情况,导致了银行资本监管和宏观经济波动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